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

過去的沙田

2012的沙田﹙衛星照片﹚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想一想:
1. 為什麼一大段城門河是完全筆直的?
2. 你們認為筆直的河道有什麼好處呢?


1﹚沙田的名字﹙一﹚
沙田古稱「棘園」,反映出古代沙田是一塊遍佈荊棘的荒蕪園地。其後改稱「瀝源」,乃因城門河上游所流下之水非常清澈之故。由於沿岸之平原早便有「沙田圍」、「沙田頭」等村莊,所以後來便稱「沙田」。有說1898年英國租得新界以後,英軍根據「沙田圍」村民的報稱,才將整個「瀝源」誤作「沙田」,而後才有「沙田」這個地名。又說1866年意大利神父獲朗他尼所繪的「新安縣全圖」中才見有「沙田」字眼,都是錯誤的說法。早在19世紀初﹙或以前﹚,本地區已定名為「沙田」,在當時的地圖上,沙田與大埔、林村、汀角、全灣﹙即今荃灣﹚、西貢等地齊名。

資料來源:
何佩然,《地換山移—香港海港及土地發展一百六十年》,香港:商務,2004,頁154

再看看1959年的沙田

當時的城門河在哪?
試試找出下列地方:
Ha Wo Che
Sheung Wo Che
Tsang Tai Uk
New Town
Yuen Chau Kok


2﹚沙田的名字﹙二﹚
        曾有學者指「早在19世紀初﹙或以前﹚,本地區已定名為「沙田」,在當時的地圖上,沙田與大埔、林村、汀角、全灣﹙即今荃灣﹚、西貢等地齊名」,不過,無論此說法是否正確,在19世紀末、20世紀初,村民仍稱本鄉為「瀝源」而非「沙田」。其中三塊碑文,可資證明。
        清光緒十六年﹙1890年﹚,《重修車公廟碑記》中有謂:「……車大元帥爺爺……真我瀝源萬家生佛也……」
        又清光緒廿二年﹙1896年﹚,興建大埔廣福橋之《建造廣福橋芳名開列》中有載:「……瀝源九約捐銀五大員……」
        而民國四年﹙1915年﹚,山廈圍曾氏發起興建之大涌橋,其創建沙田瀝源大涌橋碑序》中亦有謂:「……我瀝源海口之大涌也……」。
        於古之碑文中,最早可見本鄉被稱為「沙田」而非「瀝源」者,乃於民國十四年﹙1925年﹚於大埔滘梓樹灘所立之《永樂橋碑》,文中有謂:「……造橋以通來往……左通大埔,右通沙田……」。

資料來源:
衞慶祥編撰,《沙田文物誌》,香港:沙田民政事務處,2007,頁7

若將兩張地圖合拼在一起,你會發現:

沙田的都巿化過程:
增加土地,包括填海及改變現有土地的用途。


3﹚沙田的名字﹙三﹚
沙田古稱「棘園」,反映古代沙田是一塊遍佈荊棘的荒蕪園地,及後又被稱為「瀝源」,意即清水之源。昔日城門河上游所流下之水非常清澈,村民在河的兩岸建立村落,「瀝源」或稱「瀝源堡」或「瀝源洞」,「堡」或「洞」乃一大鄉之意。

由於「瀝源」地接海濱,海潮低退時,常露出潔淨美麗的沙灘,而沙泥經年積聚,遂成可供耕種的田野,加上三面環山,一面臨海,中間是一片大平原,環顧四周,它就像被大大小小的山峰巨谷緊緊圍繞看,因此又俗稱「沙田谷」。昔日在「瀝源」芸芸村落中,有以「沙田」命名的,如「沙田圍」及「沙田頭」兩村。

沙田這個地區名稱,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說法:  
說法一
1898 年當中(滿清政府)英簽訂北京條約後,英國以九十九年期租借得「新界」,並隨即派員勘察及接收新界各地方,並由九龍越山至「沙田圍」,向村民查問地方名稱時,村民以該村名據報,從此,英軍就誤把整個「瀝源」作為「沙田」了,而此一名稱,更沿用至今。  

說法二
1866 年意大利神父華隆泰利( Volonteri )所繪的「新安縣全圖」中亦見有「沙田」字眼,極有可能是因為「沙田圍」處於通往「官富」(即今九龍城)的「沙田坳」之山腳下,往九龍區者,此乃必經之地,是故較為人所熟知,故於沙田區未有之時,「沙田」一名已出現於地圖中。  

說法三
早在 19 世紀或以前,昔日所指的瀝源已定名為沙田,在當時的地圖上沙田與大埔、林村、汀角、全灣 ( 荃灣 ) 、西貢等地齊名。

資料來源:
沙田一名的源起http://www.shatin.hk/page.php?main_cat=2&sub_cat=22&id=6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